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式遏

[shì è]  

式遏 基本解释

[shìè]

1.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:“式遏寇虐,无俾民忧。”郑玄笺:“式,用;遏,止也。”后以“式遏”为:遏制;制止。

2.防卫;抵御。

式遏 详细解释

  1. 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:“式遏寇虐,无俾民忧。”郑玄笺:“式,用;遏,止也。”后以“式遏”为:遏制;制止。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贵乡公髦传》:“臣等备位,不能匡救祸乱,式遏姦逆,奉令震悚,肝心悼慄。”《梁书·王茂传》:“茂以不能式遏姦盗,自表解职,优詔不许。”宋司马光《言程戡第二札子》:“赵谅祚数违旧制,易姓建官,妄有邀求,不遵朝命,戡不能式遏,而容纳其使。”

  2. 防卫;抵御。

    晋葛洪《抱朴子·释滞》:“尹生委衿带之职,违式遏之任,而有周不罪之以不忠。”《周书·梁昕传》:“寻又移镇阎韩。式遏边垒,甚著诚信。”《隋书·达奚长儒传》:“长儒受任北鄙,式遏贼寇,所部之内,少将百倍。”唐李德裕《牛僧孺等奉敕公卿集议其中有未尽处须更令分析谨连如前》:“又近者回鶻攻劫云州,渐入内地,节级城守,莫能式遏。亦未见邻近堡栅首尾救援者。”明杨慎《大中丞百川张公招饮静居寺十四韵》:“晏粲倚文翁,式遏怀葛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