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茅塞顿开

[máo sè dùn kāi]  

茅塞顿开 基本解释

[máosèdùnkāi]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山径之蹊,间介然用之而成路;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,今茅塞子之心矣。”古人认为路不走则被草所掩塞,心不用也会被堵塞。茅塞顿开是说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开了。形容受到启发,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。

茅塞顿开 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;顿:立刻。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,现在忽然被打开了。形容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
  • 【出自】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;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。”
  •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
茅塞顿开 详细释义

茅塞顿开,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,现在忽然被打开了。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,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,忽然想通了。

茅塞顿开 相关迷语

“茅塞顿开”为谜底的谜语

1.茅塞(打一成语)

茅塞顿开 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我身无力;我腹无才;得三公之教;茅塞顿开。”

茅塞顿开 例句

听君一席话,令我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