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专对

[zhuān duì]  

专对 基本解释

[zhuānduì]

1.谓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诵诗三百,授之以政,不达;使於四方,不能专对;虽多,亦奚以为?”何晏集解:“专,犹独也。”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光禄勋匡衡亦举骏有专对材。”颜师古注:“谓见问即对,无所疑也。”《明史·刘定之传》:“今宜择内藴忠悃,外工专对,若陆贾、富弼其人者,使备正介之选,庶不失辞辱国。”

2.单独应对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客卿幼而岐嶷,年六岁,能应接诸公,专对宾客。”唐元稹《翰林学士承旨记》:“大凡大誥令、大废置,丞相之密画,内外之密奏,上之所甚注意者,莫不专对,他人无得而参。”

专对 详细解释

  1. 谓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。

    《论语·子路》:“诵诗三百,授之以政,不达;使於四方,不能专对;虽多,亦奚以为?”何晏集解:“专,犹独也。”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光禄勋匡衡亦举骏有专对材。”颜师古注:“谓见问即对,无所疑也。”《明史·刘定之传》:“今宜择内藴忠悃,外工专对,若陆贾、富弼其人者,使备正介之选,庶不失辞辱国。”

  2. 单独应对。

    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客卿幼而岐嶷,年六岁,能应接诸公,专对宾客。”唐元稹《翰林学士承旨记》:“大凡大誥令、大废置,丞相之密画,内外之密奏,上之所甚注意者,莫不专对,他人无得而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