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阿堵物

[ē dǔ wù]  

阿堵物 基本解释

[ēdǔwù]

夷甫晨起,见钱阂行,呼婢曰:“举却阿堵物。”——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

阿堵物 详细解释

  1.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王夷甫雅尚玄远,常嫉其妇贪浊,口未尝言钱字。妇欲试之,令婢以钱遶牀不得行。

    夷甫晨起,见钱阂行,呼婢曰:‘举却阿堵物。’”后遂以“阿堵物”指钱。宋张耒《和无咎》之二:“爱酒苦无阿堵物,寻春那有主人家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雨钱》:“顷之,入室取用,则满室阿堵物,皆为乌有,惟母钱十餘枚,寥寥尚在。”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第五章:“一人如是,则众人结习所成之国,亦以此阿堵物为最大之功用,此有国者所以常齗齗也。”

  2. 犹言这个东西。

    清尤侗《题<板桥杂记>》:“子方洗心学道,何为案头著阿堵物?”

阿堵物 近反义词

阿堵物 详细释义

即钱。“阿堵”为六朝时口语“这个”意。时人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“钱”,其妻故将铜钱堆绕床前,夷甫晨起,呼婢“举却阿堵物”(搬走这个东西),仍不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