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缓刑

[huǎn xíng]  

缓刑 基本解释

[huǎnxíng]

按法律规定暂不执行刑罚,给予一定的考验期,由公安机关考察,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,犯罪人接受考验的刑罚宣告制度。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、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,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,才可以宣告。缓刑期间没有再犯新罪,原判刑罚不再执行;如又犯新罪,则应当撤销缓刑,对新罪作出判决,把新罪与前罪按数罪并罚处理。

缓刑 详细解释

  1. 放宽刑罚。

    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以荒政十有二,聚万民:一曰散利,二曰薄征,三曰缓刑。”贾公彦疏:“三曰缓刑者,谓凶年犯刑缓纵之。”汉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孝宣皇帝初即位,守廷尉吏路温舒上书言尚德缓刑。”明方孝孺《凝命神宝颂》:“上帝之心,恶杀好生。皇宣慈惠,任德缓刑。”

  2. 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,对犯人所判处的刑罚延期执行或不执行。缓刑期间,如果没有再犯新罪,原判刑罚即不再执行;如果再犯新罪,撤销缓刑,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