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仰韶文化

[yǎng sháo wén huà]  

仰韶文化 基本解释

[yǎngsháowénhuà]

也叫彩陶文化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。距今约六千年,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和中游。1921年在河南渑(miǎn)池仰韶村首次发现,故名。后陆续在西北、华北等地发现多处。其中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发现最有代表性。这时期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,畜牧、渔猎为辅,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。

仰韶文化 详细解释

  1.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。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,故名。分布在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渭河、汾河、伊水、洛水、卫河等广大地区内。距今约有五六千年。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。因其遗存文物中常有彩陶,故亦曾被称作“彩陶文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