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伏虎

[fú hǔ]  

伏虎 基本解释

[fúhǔ]

降服猛虎,比喻战胜邪恶势力。

伏虎 详细解释

  1. 蹲伏着的老虎。

    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冥冥而行者,见寝石以为伏虎也。”明徐渭《伏虎画赞》:“我观伏虎,曲蟠以枕。”

  2. 制伏猛虎。亦比喻降伏凶人。

    明沉璟《义侠记·释义》:“因此上屈弓腰,舒猿臂;要降龙,思伏虎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八二回:“伏虎降龙为第一,擒妖缚怪任纵横。”陈毅《悼罗炳辉将军》诗:“自有擎天手,伏虎又降龙。”

  3. 即虎子。状似蹲兽的尿器。

    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七:“道士便盛击鼓,召请诸神。魅乃取伏虎,于神座上吹作角声音。”《骈雅·释器》:“伏虎、楲窬,溺器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