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木口雕刻

[mù kǒu diāo kè]  

木口雕刻 基本解释

[mùkǒudiāokè]

木刻艺术的一种。在木的横截面上雕刻。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<近代木刻选集>(2)小引》:“同是柘木,因锯法两样,而所得的板片,也就不同。顺木纹直锯,如箱板或桌面板的是一种,将木纹横断,如砧板的又是一种。前一种较柔,雕刻之际,可以挥凿自如,但不宜于细密,倘细,是很容易碎裂的。后一种是木丝之端,攒聚起来的板片,所以坚,宜于刻细,这便是‘木口雕刻’……和这相对,在箱板式的板片上所刻的,则谓之‘木面雕刻’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<近代木刻选集>(1)小引》:“一七七一年,﹝英国﹞以初用木口雕刻,即所谓‘白线雕版法’而出现的,是毕维克。这新法进入欧洲大陆,又成了木刻复兴的动机。”

木口雕刻 详细解释

  1. 木刻艺术的一种。在木的横截面上雕刻。

    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<近代木刻选集>(2)小引》:“同是柘木,因锯法两样,而所得的板片,也就不同。顺木纹直锯,如箱板或桌面板的是一种,将木纹横断,如砧板的又是一种。前一种较柔,雕刻之际,可以挥凿自如,但不宜于细密,倘细,是很容易碎裂的。后一种是木丝之端,攒聚起来的板片,所以坚,宜于刻细,这便是‘木口雕刻’……和这相对,在箱板式的板片上所刻的,则谓之‘木面雕刻’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<近代木刻选集>(1)小引》:“一七七一年,﹝英国﹞以初用木口雕刻,即所谓‘白线雕版法’而出现的,是毕维克。这新法进入欧洲大陆,又成了木刻复兴的动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