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玉版

[yù bǎn]  

玉版 基本解释

[yùbǎn]

1.亦作“玉板”。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。亦泛指珍贵的典籍。

2.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,象征祥瑞、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。

3.一种光洁坚致的宣纸。

4.笋的别名。

5.鳣的别名。

6.美称击节的拍板。

7.喻冰块。

玉版 详细解释

  1. 亦作“玉板”。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。亦泛指珍贵的典籍。

    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周有玉版,紂令胶鬲索之,文王不予;费仲来求,因予之。”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周道废,秦拨去古文,焚灭《诗》《书》,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图籍散乱。”裴駰集解引如淳曰:“刻玉版以为文字。”

  2. 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,象征祥瑞、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。

    晋王嘉《拾遗记·唐尧》:“帝尧在位,盛德光洽,河洛之滨,得玉版方尺,图天地之形。”《晋书·慕容儁载记》:“初,石季龙使人探策於华山,得玉版,文曰:‘岁在申酉,不絶如綫。岁在壬子,真人乃见。’及此,燕人咸以为儁之应也。”唐李商隐《为河南卢尹贺上尊号表》:“至化潜融,事光於玉版,元机独运,理溢於瑶编。”

  3. 一种光洁坚致的宣纸。

    宋苏轼《孙莘老寄墨四首》诗:“谿石琢马肝,剡藤开玉版。”元朱庭玉《行香子·寄情》曲:“会语应难,修书问候,铺玉版写银钩,寄与娇羞。”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原来一个唐六如的‘地狱变相图’的手卷……上面贴着旧宣州玉版的衬纸。”参见“玉版纸”。

  4. 笋的别名。

    宋惠洪《冷斋夜话·东坡作偈戏慈云长老》:“﹝苏軾﹞尝要刘器之同参玉版和尚……至廉泉寺烧笋而食,器之觉笋味胜,问此笋何名,东坡曰:‘即玉版也。此老师善説法,要能令人得禪悦之味。’于是器之乃悟其戏。”宋陆游《村舍小酌》诗:“玉版烹雪笋,金苞擘双柑。”清汪懋麟《张杞园自安丘来访赋四诗为赠》之四:“饱尝玉版惊雷笋,细斫银丝出水鳞。”

  5. 鳣的别名。

    宋李石《续博物志》卷二:“鱣,黄鱼,口在頷下,无鳞,长鼻软骨,俗谓玉板,长二三丈,江东呼为黄鱼。”清方文《品鱼四十首·鳣》:“玉版浸金膏,允为盘中最。”参见“玉版鱼”。

  6. 美称击节的拍板。

    明陈海樵《锦缠道·惜别》曲:“殢杀人荡秋波含情两眸,哄杀人绽樱桃生香小口,玉板按鶯喉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恨煞‘池水清’,空按红牙玉板;怜尔妾命薄,独支永夜寒更。”

  7. 喻冰块。

    宋范成大《爱雪歌》:“长篙斲冰阴火迸,玉板破碎凝不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