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官估

[guān gū]  

官估 基本解释

[guāngū]

谓官定价格。《宋史·职官志十一》:“太平兴国二年,詔:‘诸道所给幕职、州县官奉,颇闻官估价高,不能充七分之数。宜令三分给一分见钱,二分折色,令通判面估定官物,不得亏损其价。’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七年》:“初,江湖运盐既杂恶,官估復高,故百姓利食私盐。由是盗贩者众,捕之急则起为盗。”

官估 详细解释

  1. 谓官定价格。

    《宋史·职官志十一》:“太平兴国二年,詔:‘诸道所给幕职、州县官奉,颇闻官估价高,不能充七分之数。宜令三分给一分见钱,二分折色,令通判面估定官物,不得亏损其价。’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七年》:“初,江湖运盐既杂恶,官估復高,故百姓利食私盐。由是盗贩者众,捕之急则起为盗。”

官估 详细释义

官估:guāngū谓官定价格。《宋史·职官志十一》:“太平兴国二年,诏:‘诸道所给幕职、州县官奉,颇闻官估价高,不能充七分之数。宜令三分给一分见钱,二分折色,令通判面估定官物,不得亏损其价。’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七年》:“初,江湖运盐既杂恶,官估复高,故百姓利食私盐。由是盗贩者众,捕之急则起为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