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拘録

[jū lù]  

拘録 基本解释

[jūlù]

1.拘束谨慎。一说为勤劳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材人,愿慤拘録,计数纤嗇,而无敢遗丧,是官人、使吏之材也。”《荀子·荣辱》“軥録疾力”唐杨倞注:“軥与‘拘’同,拘録谓自检束也。”梁启雄简释引梁启超曰:“拘、劬,録、碌古通。劬碌,犹劳碌也。”《东观汉记·杜林传》:“成王深知其终卒之患,故以殷民六族分伯禽七族……又迁其餘於成周,旧地杂俗,旦夕拘録。所以挫其强御之力,詘其骄恣之节也。”

2.拘禁;逮捕。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:“近者姦臣牢脩,造设党议,遂收前司隶校尉李膺……太尉掾范滂等逮考,连及数百人,旷年拘録,事无効验。”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拘録人士,自免无路。”唐康骈《剧谈录·说方士》:“所至之处,城府甚严,方为吏从拘録。”

拘録 详细解释

  1. 拘束谨慎。一说为勤劳。

    《荀子·君道》:“材人,愿慤拘録,计数纤嗇,而无敢遗丧,是官人、使吏之材也。”《荀子·荣辱》“軥録疾力”唐杨倞注:“軥与‘拘’同,拘録谓自检束也。”梁启雄简释引梁启超曰:“拘、劬,録、碌古通。劬碌,犹劳碌也。”《东观汉记·杜林传》:“成王深知其终卒之患,故以殷民六族分伯禽七族……又迁其餘於成周,旧地杂俗,旦夕拘録。所以挫其强御之力,詘其骄恣之节也。”

  2. 拘禁;逮捕。

    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:“近者姦臣牢脩,造设党议,遂收前司隶校尉李膺……太尉掾范滂等逮考,连及数百人,旷年拘録,事无効验。”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拘録人士,自免无路。”唐康骈《剧谈录·说方士》:“所至之处,城府甚严,方为吏从拘録。”

拘録 详细释义

jūlùㄐㄨㄌㄨˋ拘録,《荀子·君道》,拘束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