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部首查询 | 按拼音查询 | 按笔画查询

登龙门

[dēng lóng mén]  

登龙门 基本解释

[dēnglóngmén]

1.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《三秦记》记载古代传说,黄河的鲤鱼能跳过龙门就会变成龙。比喻被有力的人引荐提拔而地位顿然升高。

2.唐代称进士登科考中为登龙门。

登龙门 详细解释

  1. 比喻得到有名望者的接待和援引而提高身价。

    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容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李贤注:“以鱼为喻也。龙门,河水所下之口,在今絳州龙门县。辛氏《三秦记》曰:‘河津一名龙门,水险不通,鱼鱉之属莫能上,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,不得上,上则为龙也。’”《南史·袁昂传》:“昂雅有人鉴,游处不杂,入其门者号登龙门。”唐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唐高彦休《唐阙史·崔相国请立太子》:“时以艺学进者,一参讲席,如登龙门。”清方文《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》:“寻常尚想登龙门,况受一廛栖宇下。”

  2. 封建时代称会试中式,致身荣显为“登龙门”。

    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贡举》:“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,解褐多拜清紧,十数年间,拟迹庙堂。”宋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大抵非精究博赡之才,难以应乎兹选矣。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‘登龙门’。”

登龙门 详细释义

比喻得到有名望、有权势者的援引而身价大增。后亦指科举时代会试得中。